离开南国后,草民四处漂泊,历经磨难。在这期间,有幸得遇名师,习得一身武艺与治国安邦之策,只为有朝一日能重回陛下身边,报效陛下。”
我微微点头,心中暗自思忖,此人言辞恳切,不似作伪,但人心难测,我身为女帝,又怎能仅凭几句言语就全然信任。“既如此,你且说说,若朕信你,你能为我南国做些什么?”
沈淮殊抬起头,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:“如今边境常有外敌侵扰,百姓苦不堪言。臣愿领命出征,定当竭尽全力,保我南国疆土,护我百姓周全。若有违此誓,愿受万箭穿心之刑。”
我凝视着他,心中有些动摇。如今朝堂之上,可用之人实在有限,而他的出现,或许真的能成为我手中的一把利刃。但我还是不动声色地说:“此事非同小可,朕需得再斟酌一番。你先起身吧,这几日便在宫中住下,待本宫与大臣们商议后再做定夺。”
沈淮殊叩谢起身,退下之时,步伐沉稳有力。待他离去后,我靠在龙椅上,揉了揉太阳穴。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他小时候怯懦又乖巧的模样,与如今的坚毅果敢判若两人。这世间的事,当真是变幻莫测。
几日后,边关急报传来,敌军又一次进犯,连下数城,守将连连败退。朝堂之上,大臣们议论纷纷,却无一人能提出良策。我心中烦闷,突然想起了沈淮殊。
退朝后,我宣他前来御书房。“如今边关战事紧急,你可有把握击退敌军?”我开门见山地问道。
“陛下放心,草民愿立下军令状,若不能击退敌军,提头来见。”他的眼神中充满了自信与决绝。
看着他这般坚定,我终于下定决心:“好,朕便信你这一次。任命你为征北大将军,统领二十万大军,即刻出征。”
沈淮殊跪地领命,接过兵符的那一刻,他的手微微颤抖。
“陛下放心,臣定不负所托。”
说罢,他起身,大步走出御书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