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忆书小说 > 其他类型 > 重生后,我把前夫哄进怀林玉禾谢书淮全文免费

重生后,我把前夫哄进怀林玉禾谢书淮全文免费

金蟾君 著

其他类型连载

知道孟大人正是用人之际,而他谢书淮需有人依傍,否则他的科考也到头了。对方不想让他再考,进入朝堂。恰好谢书淮的仇人,就是他们的对手。想到他岳父手上近日遇到的棘手事。陈瑾湛计上心来,也想听听谢书淮的看法,趁此见识一下他的能力。“书淮,今日我在市集突听一困惑之事,想听听你的意见。”谢书淮态度恭敬,抬手道:“先生请说。”陈瑾湛神色温和,从书案后绕了出来,漫步房中娓娓道来。“一老翁家中有些家产,按祖训家中掌家人应当是他长子。”“可后来这老翁的正妻去世后,他又纳了一妾室,他对妾室所出的幼子极为溺爱。”“甚至有了想换掉掌家人的想法,只是找不到合理的借口而已。”“但按他的心意,这掌家人迟早会换成他的幼子。”“长子在家中如履薄冰,他该如何自救。”谢书...

主角:林玉禾谢书淮   更新:2025-01-17 15:31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林玉禾谢书淮的其他类型小说《重生后,我把前夫哄进怀林玉禾谢书淮全文免费》,由网络作家“金蟾君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知道孟大人正是用人之际,而他谢书淮需有人依傍,否则他的科考也到头了。对方不想让他再考,进入朝堂。恰好谢书淮的仇人,就是他们的对手。想到他岳父手上近日遇到的棘手事。陈瑾湛计上心来,也想听听谢书淮的看法,趁此见识一下他的能力。“书淮,今日我在市集突听一困惑之事,想听听你的意见。”谢书淮态度恭敬,抬手道:“先生请说。”陈瑾湛神色温和,从书案后绕了出来,漫步房中娓娓道来。“一老翁家中有些家产,按祖训家中掌家人应当是他长子。”“可后来这老翁的正妻去世后,他又纳了一妾室,他对妾室所出的幼子极为溺爱。”“甚至有了想换掉掌家人的想法,只是找不到合理的借口而已。”“但按他的心意,这掌家人迟早会换成他的幼子。”“长子在家中如履薄冰,他该如何自救。”谢书...

《重生后,我把前夫哄进怀林玉禾谢书淮全文免费》精彩片段


知道孟大人正是用人之际,而他谢书淮需有人依傍,否则他的科考也到头了。

对方不想让他再考,进入朝堂。

恰好谢书淮的仇人,就是他们的对手。

想到他岳父手上近日遇到的棘手事。

陈瑾湛计上心来,也想听听谢书淮的看法,趁此见识一下他的能力。

“书淮,今日我在市集突听一困惑之事,想听听你的意见。”

谢书淮态度恭敬,抬手道:“先生请说。”

陈瑾湛神色温和,从书案后绕了出来,漫步房中娓娓道来。

“一老翁家中有些家产,按祖训家中掌家人应当是他长子。”

“可后来这老翁的正妻去世后,他又纳了一妾室,他对妾室所出的幼子极为溺爱。”

“甚至有了想换掉掌家人的想法,只是找不到合理的借口而已。”

“但按他的心意,这掌家人迟早会换成他的幼子。”

“长子在家中如履薄冰,他该如何自救。”

谢书淮听出,陈瑾湛是想借百姓的家长里短,闲谈朝中太子和六皇子之间的纷争。

他沉吟片刻,回道:“回夫子的话,既然这位公子能成为家中掌家人,见识定并非一般人能比。”

“学生知道的,他定早已想到。”

“作为一个没有利益纠葛的局外人,学生建议,这位长子定要想方设法,让他的幼弟远离他的父亲和家中的私产。”

“他改变不了他父亲的想法,就改变他父亲的做法。”

“只要他的幼弟鞭长莫及,就撼动不了他的掌家权。”

陈瑾湛脸露笑意微微颔首,对谢书淮的说法极为赞同。

有了想听谢他续说下去的想法,抛出直接困境,“那若是这幼弟仗着恩宠,不愿离开该如何?”

谢书淮目光一沉,抬眸看向陈瑾湛大方回道:“家中应当不止两子,这长子可让其他的兄弟姐妹效仿这幼子,都回到家中。”

“时间一长,这位老翁头痛的便不是生意和掌家人的事,应当日日忙碌着解决儿女们的是非之事。”

陈瑾湛哈哈大笑道:“妙哉,妙哉。”

他说的就是六皇子赖在宫中,以孝顺他母后为由迟迟不回他的封地。

这两年皇上的身体每况愈下,他嘴上训斥六皇子不懂规矩,实则默认了他这个皇儿的做法。

借由父子闲聊为由,常把六皇子叫他寝宫,教他处理一些政务。

朝堂上拥护太子的大臣们,多次上书让皇上请六皇子回封地。

皇上都把折子压了下来,置之不理。

孟尚嵘和太子幕僚们,也为太子想了不少办法,甚至还给这六皇子找了王妃。

都改变不了皇上的做法。

谢书淮这一建议,瞬间让陈瑾湛茅塞顿开。

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。

从书房出来后,谢书淮穿过石径,往书堂而去。

这时门丁却喊住了他,“谢郎君,门口有人找。”

谢书淮还以为是家里的人,到了侧门一看,是李府的家丁来给他送字帖。

*

林玉禾回到家中,心却一直平静不下来。

她抚上自己的小腹,若是再遇到闵折远,只怕就没有今日这般侥幸了。

那谁又能帮她保护肚中的孩儿了。

脑中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诉谢书淮,毕竟这孩子也有他的份。

可谢书淮对她恨得牙痒痒,林玉禾又打起了退堂鼓。

思前想后,过了良久也没想出更好的法子。

困意袭来,他不自觉睡了过去。

朦朦胧胧中,被崔氏喊醒,“玉禾,你哥哥家中来人接你了,让你回去一趟。”


林玉禾和吴氏在灶房忙到未时,匆匆用过午食后,让伙计阿柱用牛车把姑嫂俩送到南城废弃的演练校场。

她们到时,已看不到了戏台。

侯府的消息传出来没多久,几乎是全城出动,树上,墙上到处都是人。

吴氏一脸震惊,“小妹,你当真是料事如神呀。”

林玉禾呵呵一笑,“阿嫂,今日就等着收银子吧。”

伙计帮她们把三大桶凉茶搬下后,姑嫂俩就在旁边的空处摆起了茶摊。

起初买的人也不多,不到半个时辰后,生意一下就好了起来。

姑嫂俩用竹碗装凉茶,伙计就在旁边卖草帽。

她那日到林玉平家中说出自己的计划后。

夫妇俩直接傻眼,看林玉禾如此坚持,两人拗不过她,才答应配合。

她们把好几条街的秸秆草帽都买了,差不多有两百多顶,一顶五文钱买回来,再十文钱卖出去。

凉茶五文钱一竹碗,金银花是林玉禾自己在山上摘的。

水则是,吴氏后院水井里打上来的。

抛开竹碗的本钱两文钱,尽赚三文钱。

众人都是来凑热闹的,大家心情放松,侯府老太太都请看戏了,平常抠搜着二三文钱。

今日大都无人抱怨贵不贵,还送一个竹碗。

三大木桶很快卖完,伙计又回去搬。

林玉平留在家里,一边看着前面的铺子还要照顾俩孩子,一边又要到灶房烧凉茶。

就这样周而复始。

伙计回去搬了三次。

直到晚上酉时,老太太领着贵客们回去用膳。

戏台子也没辙,晚上还要继续唱。

晚上林玉平早早关了铺子,带着两个孩子,拿着火把也来这里帮忙。

晚上的生意没有白天好,但也卖出去了三桶。

次日继续,草帽第二日才卖完。

一直持续到傍晚时分才收工。

这一次,吴氏无论如何不收林玉禾的银子。

连打赏伙计的银子,都是她哥哥出的。

回到谢家,人也疲惫不堪。

数了数银子,抛开成本,她净赚三两银子。

给了崔氏一两,另外二两留着自己用。

能独立赚银子的感觉就是好,能让她忘记一切烦恼。

还能重拾信心。

崔氏心中纳闷,什么买卖两日就能赚这么多,可看她累得话都不愿多说。

也没细问,晚上做好饭食,还是运姐儿给她端送到房中的。

翌日,她睡到用早食过后,才起身。

自那日后给运姐儿编草帽,被谢书淮一顿狠狠地训斥后。

林玉禾也不再主动找谢书淮说话。

吃过饭食,林玉禾去屋后捡了些黄菜叶喂鸡。

崔氏在院中晒被褥,“玉禾,去把书淮房中的被褥抱出来晒晒。”

林玉禾晓得,谢书淮不愿让她进自己屋子。

也不想自讨没趣,再去自找一顿臭骂。

只立在木窗前转告,“娘说,让你把被褥抱出来晒晒。”

她在屋外听到窸窸窣窣的声音,片刻后,谢书淮把被褥抱了出来晒在栅栏上。

心中虽委屈,可看到谢书淮从屋内出来时,目光还是有些贪恋。

两只眼睛也不自觉地跟着他。

看得太过入神,被谢书淮逮个正着,她又黯然收回视线。

进了自己房中。

这两日林玉禾太过忙碌,毕竟她是有身孕的人,明显感觉到身子有些吃不消。

打算这两日好好歇歇,不敢太过操劳。

除了帮崔氏煮饭时,到灶膛烧火,也没有做别的。

天气暖和了,崔氏的身子也好转了不少。

不像冬日里,几乎没离开过床。

运姐儿闲不住,看林玉禾不去山上转,带着墨墨去了屋后爬树摘果子吃。

林玉禾睡得迷迷糊糊时,听到屋后运姐儿的哭声。

崔氏小跑着出了院子。

林玉禾也紧跟其后,在院子拐角处,就听到崔氏和旁人的争吵声。

林玉禾快速赶到屋后,看见徐婆子正推搡着崔氏。

墨墨龇着牙,冲徐婆子叫个不停。

林玉禾大声吼道:“住手。”

运姐儿看到林玉禾来了,宛如看见救星。

伤心地哭诉道:“舅娘,桃姐姐抢我的杏子,我不给,她就打我。”

“她祖母还推我外祖母。”

徐婆子看出来的是林玉禾,一脸无惧,“小孩子间打闹,那能当真的。”

“桃儿我们走,这家人赖皮得很,别讹上我们了。”

崔氏看祖孙俩离去,也没打算追究。

林玉禾却伸出双手,拦住了她们,“不准走。”

徐婆子不耐烦道:“你想做什么?”

林玉禾拉过运姐儿,问道:“运儿,她方才打你哪里了?”

运姐儿抹了抹脸颊,上面两个淡粉的印子明显得很。

都到了这个份了,徐婆子不但不让自己孙女儿道歉,明面都不顾忌,还一脸嚣张。

看得林玉禾火大,鼓励道:“运儿,打回去。”

运姐儿已习惯了忍让,害怕地摇了摇头。

林玉禾循循善诱道:“你若是不想还手,舅娘也不强迫你。”

“但你要知道,这次过后,你在桃姐儿面前只有被欺负的份。”

“今日在家门口,她都敢打你,更别说在其他地方了。”

崔氏当即顿悟,林玉禾这话也是给她说的。

在红叶村,无论她一家再谨小慎微,她们都不会把他谢家人放在眼里。

自己懦弱带出的外孙女儿也胆小,只有被人欺负的份。

崔氏心中愧疚,终于开口,“运儿,桃儿把你脸都打肿了,听你舅娘的还回去。”

徐婆子把自己孙女护在身后,讽刺道:“林家姑娘,你一个外人管什么闲事,谢书淮都不要你了,你还逞什么强。”

“谢书淮要不要我,那是他的事,同你有何干系,难不成你也想嫁给他。”

“那只怕你得排在你女儿后面,据我所知,三个月前,你女儿还给谢书淮塞过帕子。”

“你……”

徐婆子气得手指一抖。

有些心虚不敢与林玉禾大吵。

徐婆子的女儿,正和村长家的小儿子在议亲。

她忌惮着村中人的嘴,气焰也低了很多。

看这两人今日不好对付,徐婆子把桃姐儿护在怀中。

桃姐儿也有些害怕了,不像方才那般张狂。

得到林玉禾的眼神鼓励,崔氏一把拉过徐婆子,运姐儿终于鼓起勇气打了回去。

桃姐儿哇哇大哭。

徐婆子看斗不过林玉禾她们,只好带着桃姐儿先走。

崔氏不放心,“玉禾,那徐婆子多半会带家里人来闹的。”

“娘,她不敢。”

三人一转身,就见谢书淮的身影出现在她们眼前。

运姐儿看到自己舅舅,当即扑进他怀中,不安问道:“舅舅,你会怪运儿打人吗?”


翌日,谢书淮起身后,到灶房一看,忙碌的不是崔氏,却是林玉禾。

看他穿的依然是往日的粗布长衫,心中纳闷。

李云萝不是给他送了那么多新衣,为何不穿。

谢书淮有些意外,问道:“娘呢?”

“娘说,她人有些不舒服。”

谢书淮向来孝顺,在崔氏门口询问一番,知道她无大碍才回灶房用早食。

林玉禾熬了黍米粥,做了油饼。

这油饼还是吴氏带来的,用井水冰着才没坏。

谢书淮喝了米粥,吃了一个油饼,起身就走。

林玉禾却唤住了他,“午食我们会给你送来,既然去了书院,就静下心来,好好进学。”

而后,也不等谢书淮拒绝,回了西屋。

崔氏和运姐儿起来时,早食已盖在案板上。

崔氏心中欣慰,又担心林玉禾的身子。

“玉禾,今日我吃完药就没事了。”

“日后,书淮的早食,还是我起来做。”

“你好好歇着。”

“娘,我无事。季大夫说了,只要不磕碰就没事。”

“稍后,你不咳了帮我打些杏果,我和运儿去摘些野果,我想做果露。”

“趁着给相公送饭食时,背到书院外去买。”

上次卖凉茶还剩下不少竹碗,不愁没器具装。

“挣的银子,也能多买些肉食,给相公补补身子。”

崔氏笑得合不拢嘴,隐隐又觉得不妥,“那书院的人会不会赶人。”

林玉禾倒不担心,“赶不赶人试试就知道了。”

“书院不能卖,我就去市集。”

听到又能去山里摘野果子,运姐儿高兴蹦跳起来。

她最爱往山里跑了,这几日可把她闷坏了。

运姐儿两口就吃完油饼,提起篮子就走。

林玉禾想起早上,谢书淮依然是一身旧衣,好奇地问道:“娘,李姑娘不是给你们送了夏日的新衣吗?”

“相公为何还穿往日的长衫?”

想起此事,崔氏就是一肚子火,“淮儿全都没要,只留了运儿一身新裙。”

“也不知,他是咋想的,反正日后是一家……”

看到林玉禾还在,崔氏忙住了口。

几人分工合作。

林玉禾同运姐儿摘了满满一篮子香甜可口的野果。

崔氏把屋后的杏子也打落了大半。

果露做法简单,把这些野果洗净后捣碎,用白布过滤掉果渣。

用水熬煮开即可。

林玉禾备食材时,崔氏就开始煮饭。

她切了腊肉炒了大碗青瓜,又煮了荠菜汤。

把谢书淮的那份饭菜装进陶钵。

再洗净锅灶,林玉禾就能熬果露了。

她打开箱子拿竹碗时,不小心带起一点江米干粉。

江米粉不多,若是想吃汤圆则还要重新磨。

她便捏着小汤圆,放到了果露里。

最后又放了点糖霜。

果渣也不能浪费,林玉禾倒进金窝。

前几日,她又卖了两只母鸡。

如今家中四人,都有鸡蛋吃。

三人用过午食,把熬好的果露放凉了不少,才装到木桶盖上木盖。

运姐儿一口气喝了两碗。

崔氏不敢让林玉禾背重物,送到书院门口。

云香书院离红叶村不远,一炷香的时间就到了。

书院侧门口陆陆续续都有进进出出的人。

崔氏放下木桶,林玉禾则在侧门口支起了卖果露的摊子。

起初她还担心没人买,或者被人驱赶。

不想崔氏送饭还没出来,一伙童生班的孩子们就围拢过来。

一看卖相好,又能解渴纷纷递过铜钱要买。

片刻后,不少年纪稍大地闻着味儿也来了,围到林玉禾的木桶前直嚷着来一碗。

等崔氏出来,林玉禾的鲜果露已卖了大半桶。

林玉禾不想让人认出崔氏来,便让她先回去。

崔氏犹豫片刻,把运姐儿留下了。

李家铺子。

生意一如既往的兴隆,绣娘们个个夸赞李云萝心灵手巧。

李云萝却一脸心事重重,兴致不高,交待两句后就离开了。

马车上冬月也不敢作声。

她们姑娘自大病一场后,变得聪慧了许多,什么都会。

可相应的性子也变了不少,在旁人眼里,她温柔善良。

只有她和月容苑的几个丫头知道,如今的姑娘不好伺候,她极易发怒。

李云萝不高兴,也只因为,谢书淮连连婉拒她送的东西。

让她爆棚的自信心受到了不小的打击。

直到马夫问李云萝去何处时,她才开口说话。

“回李府。”

冬月又想起,她在玉楼为谢书淮定的玉冠。

适当提醒,“姑娘,玉楼的伙计昨日来口信说,玉冠好了。”

李云萝愤怒道:“拿了又能怎样,谢书淮又不要,先放着。”

主子开了口,做奴婢的自当配合。

还不能说废话,冬月绞尽脑汁想着法子为李云萝分忧。

“姑娘,奴婢觉得东西你可以不送,人却要多到他面前走动走动。”

“这样就能慢慢入谢公子的心了。”

“姑娘样样都好,在许阳县只怕还没哪个男子不喜欢姑娘。”

“读书人好面子,姑娘你东西送勤了,他反而不愿收。”

李云萝觉得有几分道理。

自己每次去不是送美食,就是送用物。

而且送荷包这样的信物,还当着那么多人的面。

当时,她只是为了气林玉禾,不想谢书淮不收,闹心的却是她自己。

李云萝阴沉的脸色好了不少,心情也豁然开朗。

“你的建议不错,回去有赏。”

冬月激动不已,“奴婢谢姑娘。”

看到李云萝高兴,冬月继续说道:“那林玉禾除了一张脸出众,她什么都比过姑娘你。”

“谢公子日后定是成大事的人,他怎会喜欢林玉禾。”

李云萝随口问了句,“你可知,两人当初是为何成婚的。”

“奴婢听说,是因为林母对谢公子家有恩,才答应这门婚事的。”

在长相上,李云萝内心还是有些不甘的。

人人都说她的长相端庄大气,生来就是做官家大娘子的。

其实她知道,林玉禾那样秾丽美艳,身段婀娜的女子反倒更受男子们的喜欢。

可若说谢书淮的心中喜欢之人,她觉得自己更有把握些。

因为她方方面面都比林玉禾强。

*

林玉禾这厢,不到一个时辰,就卖完了一整桶。

书院的学子们,嘱托让她明日再来。

个个喝得意犹未尽。

走时,林玉禾还特意留了两碗送给侧门的门丁。

两人有些意外,“小娘子有心了。”

林玉禾笑道:“今日我果露能卖完,多亏两位。”

林玉禾懂得人情世故,两人又多了两句嘴。

“在这里卖小食,连山长都不会阻拦。”

“有些家中困难,能进书院已是掏空了家底。那吃不起书院的饭菜,就只能啃个馍馍了事。”

“你这又不贵,还能让他们吃上口热乎的,多好呀。”

另一个稍矮地也附和道:“往日也有旁人背着来卖过,不是做得不好吃,就是价钱贵,无人买。”

林玉禾到此时才明白过来,难怪方才有几人提议,让她卖些热乎能填饱肚子的小食。

于是她脑子一激灵,当即有了主意。


六皇子一走,几个皇子和公主也走得干干净净。

陈瑾湛看完信件后,脸上扬起一抹浅笑,起身移步到烛台边。

将两张信笺凑近烛火,霎时之间化为灰烬。

福安看他办完正事,这才向陈瑾湛提起今日在红叶村的事情。

时间过得真快,不知不觉竟来到了乞巧节。

之前,谢书淮再忙,这一日都会带林玉禾到县城游玩一天。

去庙里祈福,给她买香囊,到天桥放花灯。

今年,谢书淮连话都不愿与她多说。

她也没指望,为此她老早就准备了当日要卖的东西。

这一次不是小食。

用过午食后,林玉禾告别崔氏背着背篓就出了门。

晌午过后,县城的大街小巷也热闹起来。

郎君们也能在这一日大方约上他们的心上人了。

林玉禾今日卖的是祈福的香囊。

香囊不是她自己绣的,而是一个月前,就低价卖了许多回来。

就等这一日卖出去。

香囊里面装的驱蚊草药,是她一有空就和运姐儿去山上采摘的。

她见到郎君和姑娘们就凑上去,再说几句应景的祝福话,谁不喜欢。

郎君买给姑娘,姑娘互赠给郎君。

一来一回,两个香囊就轻轻松松卖了出去。

遇上一个或结伴而行的就说些吉利话,今日又是乞巧节。

大抵都不会拒绝。

天黑之前,林玉禾就卖完了两百个。

看着人来人往热闹的街道,林玉禾也深受感染,不知不觉随着人群来到一耍猴戏的地方。

她被挤在人群中,猴子有灵性,做着各种让人捧腹大笑的动作。

林玉禾捂嘴偷笑时,不经意的一个转身,却看到了一对熟悉的身影。

等看清两人后,她心中大痛。

竟是谢书淮和李云萝在此私会。

林玉禾好好的心情顿时跌入谷底,她也无心在看猴戏。

当即退出了人群,往她哥家铺子而去。

回到后院,胡乱吃了碗林玉平做的面片汤,倒头就睡。

而谢书淮这厢,见李云萝突然出现在自己眼前,还是有些意外。

“云萝你为何会在此?”

李云萝看他身边没有一人,而是四处张望好似在找人。

心中不悦,语气幽怨,“书淮哥哥,终于找到你了。”

“今日是乞巧节,你带我去放花灯,买巧果可好?”

李云萝今日特意盛装打扮去书院接谢书淮,想和他私下过乞巧节。

这个要求也不过分,两人的婚约还在。

谢书淮不擅长讨姑娘欢心,她就主动出击。

却从门丁那里听到,今日谢书淮早早就从书院去了县城。

李云萝还以为,谢书淮去县城办正事,

知道他们办事一般都在南城,她和冬月两人找了许久,才在一处看猴戏的地方找到谢书淮。

不想他却在这里找人。

心下当即一紧,今日谢书淮能找何人?

“只怕要让云萝妹妹失望了,我要在此等人。”

李云萝心中微沉,问道:“你在等何人?”

“一位老友。”

听到不是林玉禾,李云萝又暗松了一口气。

却依然不愿放弃,坚持道:“那既然是你的老友,我陪你一起等也无妨吧,到时我们一起去放花灯。”

李云萝这一招,就是想以退为进,逼走谢书淮口中的友人。

此时,天已大黑,摊贩们都点上了火把。

谢书淮隐隐已有了些不耐烦,目光再次扫向看猴戏的人群时,神色一变。

双眼快速在一张张面孔上划过。


“我想同你一起走。”

谢书淮神色冷漠,并没回她。

等了片刻,依然不见来人。

两人才慢慢回家。

林玉禾走在前面,谢书淮跟在后面。

路上林玉禾话也多了起来。

“相公,孩儿在腹中动了,他还踢我。”

“就是不知他是个男娃,还是个女娃。”

“我给他裁的,都是女娃娃才穿的衣衫。”

“相公,你喜欢女娃?还是男娃?”

林玉禾早想问这个问题了。

两人在一起,很少有气氛和谐的时候。

趁着今日两人有独处的机会,她顺嘴就问了出来。

谢书淮身子猛地一僵脚步停了下来,眼眸下移落在林玉禾的小腹侧面。

眼中的冷意也有了微妙的变化,失神片刻。

直到林玉禾察觉他没跟上来,转身回头看 他。

谢书淮又迈开步子,不紧不慢跟在她身后。

林玉禾也没追着问,知道他不想说的事,你再问也没用。

快进院子时,墨墨听到脚步声,忙跑出来迎接两人。

晚上,谢书淮沐浴后走进灶房,对在收拾灶台的崔氏说道:“娘,这两日你们歇歇吧。”

“让她在家中好好养养。”

崔氏忽听自己儿子说这么一句,顿时有些不安,忙提醒道:“淮儿,你对玉禾……”

谢书淮当即打断,“娘你想多了,我只是担心她肚里的孩儿。”

崔氏暗中松了口气,“好,明日我和她说。”

突然,崔氏又想起水井的事,“淮儿你今日去挑水,村长可有拦你?”

谢书淮不解,满脸疑惑再次看向崔氏。

崔氏这才一五一十道出缘由,并把林玉禾反击村长的原话告诉谢书淮。

谢书淮目光未动,眼底泛起一层寒光。

“娘,下次若有此事,定要拖到孩儿回来以后处理。”

“你们两个女眷在家,莫要逞强。”

崔氏脱下围衣,叹道:“娘也是这样想的。”

“可玉禾说,这些事多了,你便不能在书院安心温书。”

“卖小食挣的银子,也会分我一半,就是不想让你分心。”

“淮儿呀,我知道你恨她往日弃你而去,可她真的变了不少。”

“你也莫要再动不动就吼她了,等她生下孩子,再重新找个人嫁了。”

“你娶了云萝,我也就没后顾之忧了。”

崔氏对之后的日子憧憬不已,脸露浅笑。

谢书淮回到自己东屋,坐在书桌前一动不动,桌上的书籍半天也没翻动一下。

脑海中一直回想着崔氏方才的话。

目光沉沉,眼神深邃而复杂。

次日,崔氏一提在家中歇息几日,林玉禾也同意了。

这几日,她身子的确吃不消。

而且旁边的摊贩,早就眼红了。

林玉禾不想因此事,被人嫉恨,埋下祸根。

用过早食后,不用备食材,林玉禾也闲了下来。

她不喜欢总待在房里,准备带着运儿到屋后四处走走。

摘些野花放在屋里,屋内空气也清香些。

泥墙院子的前面是一块开阔的水田,却不是谢书淮家的,而是县里大地主家的产业。

谢书院在界限处种上了树,而后又用栅栏把屋前都围了起来。

也隔开了那些鸡毛蒜皮的纷争。

小路则是从屋后蜿蜒而去,一直通到红叶村的大路口。

屋后一大块菜园,便是方氏当初为林玉禾买的。

运姐儿也喜欢这些花花草草,无奈她的小短腿,够不到长势稍高的。

林玉禾就用树钩钩下来让她摘,鼓励她的积极性。

山上出没的人多了,有挖药草的,有拾柴火的,还有来割草喂牛的。

一进山中总能听到说话声。

相关小说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