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而有些人却不能。
康复后的呦呦,带着对医药学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,立志要成为一名医生。她知道,这条路不会容易,但她已经准备好了。她要用自己的知识,去帮助那些像她一样曾经与疾病抗争的人。
经过不懈的努力,1951年,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,在北大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。
在这里,她开始了系统的医学学习。
她如饥似渴地吸收着知识,从基础的生物学、化学,到复杂的药理学和病理学。
她不仅学习了西医的知识,还深入研究了中医药的奥秘。
她对中医药的疗效和原理充满了好奇,这也成为了她日后科研工作的重要方向。
在大学的日子里,呦呦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,她还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。她知道,理论知识固然重要,但实践经验同样不可或缺。
她参与了多次的药物实验,每一次实验都让她对药物的作用机制有了更深的理解。她也开始关注那些被现代医学忽视的领域,比如中草药的潜在价值。
呦呦的导师注意到了她的才华和热情,鼓励她参与更多的科研项目。在一次关于中草药的研讨会上,呦呦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:利用现代科学技术,重新评估和发掘中草药的潜在价值。这个想法得到了导师的支持,也为她日后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呦呦逐渐成为了药学系的佼佼者。
1955年,她的毕业论文《中草药的现代化研究》获得了极高的评价,她也因此获得了留校继续深造的机会。
两年后,她被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工作。
但她知道,她的旅程才刚刚开始。
她要用自己的知识,去探索那些未知的领域,去发现那些能够拯救生命的新药物。
神秘的使命
1969年,中国正处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,科研工作受到了巨大的冲击。许